第47节(2 / 2)

别样生活 芜苦 2877 字 21天前

宁俐愣住,这个男孩很敏感,言语间充满学生气,更充满少年人特有的尖锐。

她看看手表,“邹鹏,你没有权利对别人指手画脚,我只对你的课业尽责,没有义务对你整个人生负责,我们谁也不欠谁。你想一辈子吃软饭,随便你。” 她站起身准备去上课,

男孩脸色有点发白,冷哼一声,抢先一步走出办公室。

午休时,宁俐把整件事情告诉班主任。

班主任听完叹口气,“说实话,赵晶晶家境优越,读不读大学没关系,反正会出国,家里都把路铺好了。邹鹏不同,他家是外地的,他爸妈在镇上支个早点摊,供他上学不容易,他人其实很聪明,可惜成绩一般,想考上大学很难。”

一个老师接口道:“人比人气死人,象邹鹏爸妈,对孩子的期望就是要跨越阶层,改变命运,高考最直接有效,可惜啊,孩子不争气。”

宁俐想起那男孩质问般的口吻,又想起刘云苍白的脸色,没说话。

班主任又提起上次的话题,“其实也不是他不够争气,为什么全年级排队?对比那些号称“只要学不死,就往死里学”的地狱式教学,咱们学校算很温和了。不过即使这么努力,他们当中还是有一半以上考不上本科,例如邹鹏,以他现在的成绩,只能上专科。现在本科生都很难找到好工作,都要继续考研,更何况大专生?毕业了高不成低不就,大部分还是进厂当工人。”

“其实还真不如初中毕业就去读职业学校,省得走弯路,浪费这三年。有些技术工种待遇也很高的。”另一个老师说道。

“咱们这边工厂不少,我听人说,很多技术工种根本招不来人,普通工倒是好招,不过都肥了黑中介。”

“可惜咱们这里没有好的职业学校。” 这时一名老师举起手机,指指正在播放的视频,“这位高考状元很诚实,说的都是大实话。咱们这里虽然不是农村,但是教育资源和大城市相比还是太紧缺。”

“唉,说这么多,我们都只是过客。尽本分就好,其他真的无能为力。”

……

宁俐已渐渐听不见老师们的议论,她陷入沉思。

这一天下班回到家,她想了很多,想起年少的自己,想起江澜,想起在庆扬工厂的日子,想起焦厂长、黄永和那个学徒工。

她找到黄永的电话打过去。

黄永接到电话很惊讶,也很高兴,“宁小姐,没想到你会给我打电话,只要用得着我的地方,你说话!”

听他这么客气,宁俐反倒有点不好意思,“其实也没什么大事,就是想问问你们车间里带徒弟的事。”

黄永告诉她,工厂招不来技术工,主要是因为供需不符,“你学的并不是工厂需要的,还得找师傅带,多麻烦,用人单位最需要能直接上手干活的。好多人看不起我们这一行,让他来试试,图纸他都看不懂!” 他说着有点愤愤不平。

与黄永通完电话,宁俐又上网查询关于建立民办职业学校的资讯,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挑重点记录在本子上。

第二天放学后,她去拜访杨老师。

“你想建一所职业学校?”杨老师听完她的想法很惊讶。

“对,我收集了一些资料,您帮我看看。”宁俐把本子递给他,“如果可行,我还想请您当校长。”

杨老师接过本子仔细看完,沉吟道:“宁俐,你这个想法很好,我支持你。国家推进城镇化以来,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一直很大,其实我对职业教育不陌生,这附近的职业学校我都去过,还给他们学生上过文化课,但是当校长我难堪重任。”

“杨老师,我相信您有这个能力,而且您的为人我信得过。”宁俐连忙说。

“这件事先放放。建校不容易,首先,资金是一个大问题,当年我们学校想装修教学楼,校长跑资金跑断腿。”

“前期投入没问题,后期我可以卖房子……”

杨老师连忙摆手,“卖房子先不急,这事还是要慎重。”

他想了想,“其次是师资方面,这个可以招聘,一时招不到合适的,文化课我可以发动我们学校的退休老师,我们这些老家伙其实还有精力的,专业课的话,我可以发动我的学生,总之这方面完全不用担心。”

“还可以找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来课堂上讲授。”宁俐补充。

杨老师看看她,笑了,“这个点子很好,对了,咱们先考察考察,走,我带你去转转。”

两人立即行动,接下来的日子,宁俐跟着杨老师去附近及周边乡镇的职业学校考察,发现仅有的几所职业学校看上去都很萧条,校舍很陈旧,学生也不多。

他们又去了附近多家工厂,和黄永说的一样,专业性强的工种一直很缺人,现在依旧是采用学徒工制,人力部门也很无奈,称开出的薪酬很高,但招不到合适的人。

经过一段时间充分考察,宁俐心里渐渐有了一点底。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,专业是否对口?去向哪里?这两个问题很关键。目前的状况是,附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连一个实习机会都很难得到,就是因为学非所用,专业不对口。

杨老师在教育系统里有熟人,他打听到具体申办手续,并带回一个好消息——国家非常重视民办教育,又一次对《民促法》作出修改并将于近期实施,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民办学校的优惠和扶持。

宁俐很受鼓舞,和杨老师一起到处寻找建校地点,两人跑了很多地方,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。

她与镇政府联系,教育口的负责人耐心听完她的所有设想,给她的答复是,镇里目前没有教育用地。

又告诉她,镇上其实很看重教育,一直在积极努力办学,也曾经有过扶持职业学校的构想,但是因为教育经费紧张,最重要是师资缺乏,再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大家还是看不起职业教育,眼光还是盯着市里的本科和专科院校,因此镇上的民办学校主要还是能够与之对接的普通初中和高中。

这一盆冷水泼得太突然,把宁俐心中燃起的热情瞬间扑灭,回到家后,她看着做好的方案与笔记,暗叹自己太天真。

杨老师却很乐观,劝她不要着急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就在宁俐想要放弃时,那位负责人突然亲自打来电话,“有家民办初中准备停办,你可以考虑接过来,我看好你的办学思路。”

宁俐心情豁然开朗,她马上和杨老师赶到那所学校,地理位置不错,周围四通八达,附近乡镇的学生到这里上学很方便,但是硬件一般,教学楼比较破旧,又没有宿舍,不过可以扩建。

有了建校用地,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,不过手续很繁琐,除了完成教学,宁俐平时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跑手续上,好在有杨老师帮她。

他妻子对宁俐笑说,近来他们家老杨似乎焕发了青春,把他以前的教材笔记全翻出来了,每天看书查资料,好像有无穷的精力。

宁俐与杨老师相视而笑,此刻她感到自己特别幸运。

现在她唯一的休闲就剩下和何瑞珍聊天了。

何瑞珍得知她准备建学校,起初感到不可思议,隔了一段时间又说:“宁俐,我觉得你现在这样挺好的,你变开朗了,话也多了,说酸点,我觉得你现在找到了人生目标。”

人生目标?宁俐其实没想那么多,她只是感到现在特别忙碌也特别充实。她已经很久没想吴庆东了,这个男人已渐渐远离她的生活。

时间过得很快,如今她已经在萩水镇待了快一年,合同快到期了,她已做好打算,合同期满就专心筹备建校。

国庆期间,学校组织教师旅游,为期三天,地点是附近几个著名旅游城市,宁俐忙里偷闲也参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