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五章 1990(2 / 2)

许非搭边凑热闹,忽听外面噼里啪啦响。出去一瞧,进来俩衣衫破烂的男子,一人打快板,一人抱着财神爷的画。

“财神到,福运来,老板年年发大财。爆竹落地纸开花,恭喜财神到你家。”

“爷们儿,请张财神吧!”

“多少钱?”张叔也出来了。

“五块钱。”

“啥,五块钱,我在市场买才几毛。”

“今天三十儿能一样么?来一张吧。”

许非懒得掰扯,掏五块钱买了一张,回屋一说。爹妈惊叹,这年头,干特么啥的都有。

而外面嚷了半天,到底买了。这就叫精准营销,因为国人有四大奥义:

“大过年的!”

“来都来了!”

“都不容易!”

“人都死了!”

其实应该加一个,“还是个孩子……”

八点整,春晚准时开始。

张桂琴忙不迭的准备饭,驴肉蒸饺,三鲜水饺,软烂的猪头肉,q弹的猪蹄,蛋肠、肉肠、碗坨子拼一盘,另有自己炸的土豆丸子。

仨人先干了口酒,许非夹了驴肉饺子,荞麦的劲道包裹着驴肉的美味,一口咬下去,油汁直冒,整个人都在升华。

今年春晚很特殊,分为歌舞队、戏剧队和曲艺队,队长为阚丽君、朱时茂和田连元。团队之间要进行擂台赛,李默然任裁判。

唱歌的最牛逼,除了开场大联唱,余下二十几首歌全是独唱。后世你敢想?后世除了阿毛年年往那儿一杵,有几个能独唱的?

老爹老妈的关注点不在这儿,一个劲谈论,“今年不说有本山么?啥时候出来?”

“等着呗,说有就有。”

“还演十三香么?那十三香太逗了,哎,他装盲人真像。”

“肯定新节目,老小品有啥看的。”

本山大叔,如今在本省已经非常红了,头一次登陆央视,家乡父老都很期待。当过去十几个节目后,荧幕上打出几行字:

小品《相亲》。表演者:本山,晓娟。

许非盯着电视,瞧那身标志性的衣服、帽子,还有那张猪腰子脸,第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。

他早期作品很好,《红高粱模特队》、《我想有个家》、《牛大叔提干》等等,讽刺幽默,有深度。

《相亲》也好,讲老年人谈恋爱的事情。

这时期的相声小品,完爆后来那些尬煽情。就拿老年人来说,赵妈的“螳格儿奏是螳格儿螳格儿走……”

里面的人物形象,主题立意非常进步,后世的老人啥形象,蔡明坐轮椅吐槽那种……

“这些儿女纯盘无义无孝,就许他年轻人打情骂俏,连搂带抱,老年人就得一个人干靠!”

“哈哈哈!”

张桂琴前仰后合,“太逗乐了,亮相挺成功啊?”

“相当成功,没给乡亲们丢人。”

许孝文喝着小酒,品道:“这内容也好,讲现在的社会现象,哎?”

他一扭头,“我说你小子怎么想的,老年人都搞对象了,你啥时候结婚?”

“我这忙事业呢,哪有功夫结婚?”

“你特么的,你忙事业你先处个对象也行啊,都25了!”

“哎呀,不用你们管。”

“嘿!”

张桂琴一扒拉,“大过年的少说点。”

“行,行。”

许孝文来气,“真是翅膀硬了,不管就不管,你一辈子光棍才好!”

“……”

许非被搞的也有点烦,当然爷俩不能动真格的,过了会又开始搭话。

今年春晚的结构失衡,歌曲太多,印象深刻的太少,就有一个由某著名歌手演唱的《小背篓》。

语言类节目也不出彩,真就《相亲》是亮点。本山大叔可谓一鸣惊人,不过后面还有一位压制。

《主角与配角》,陈小二的巅峰之作。

“哦,你管得了我,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么?”

“你看这鼻子,这眼睛,这脑袋瓜子,那几千年才出一个啊!”

“我原来一直以为,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。没想到啊没想到,你朱时茂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了!”

“哈哈哈哈!”

从头到尾,笑声没停过,对面屋也飘来欢乐的气氛。

许老师看到最后,因为知道有个大惊喜。果然,在谭元寿的《定军山》之后,十二点敲钟。

“盼望着,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到来……咚咚咚!”

“各位观众,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,xxx和xxx来到了晚会现场……”

哇!

许非在电视外都拍起了巴掌。

(还有…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