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八章 这个夏天(2)(1 / 2)

许非从未见过这么多人聚集在一个地方。

工体已经够大了,可当他从通道出来,只觉眼前乌央央一片,场地上,看台上,跑道上,连罩棚都有工人在检查维护。

最先注意到的是主席台对面,负责翻板的一万人早已演练起来,全程十几幅图案,每人十几块板子,统一编号。

记忆性的东西还好,关键得举着,整个开幕式都得举着。

许非继续往前,来到了跑道上。

左右坐着五百多个妹子,青涩纯粹,全是本地中学生。穿着碧荷色的长裙,手里拿着白色轻纱,这节目叫《碧水风荷》。

没铺草皮的场地上,更有一千多汉子在休息。一水的古代士卒服装,明黄打底,大斜襟勒在胸前,裸着半个膀子,黝黑精壮。

回头看,自己队伍在观众席上,也是一千多号,十八个狮子头格外醒目。

他和程东爬上去,找到吴经,照例摸摸头。

“于老师没来?”

“他们要晚一点,毕竟是个人项目。”

“那你来这么早干嘛?”

许非又伸出手,吴经这回不让摸,往旁边一闪,“我是团体项目。再说不早行么?每组那么点彩排时间,你要不来,上一组就腆着脸继续耍。”

“哦,其实这么整更乱,还不如按顺序来,一组一组单独排。”

“节目太多,怕时间不够,这都24小时连着转呢。”

聊了会,音乐声停止,广播起:“好了,休息结束,我们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再来一遍。”

话音未落,锣鼓组纷纷起身,先撤到场地外。

刹时间,整个工体格外安静。隔了几秒钟,又从北侧跑进场内,伴随着一千多汉子的呐喊:“啊……”

“哈!哈!”

迅速组成队列,开始表演。

邓在君带着转播团队,从各个角度抓最合适的镜头,商讨如何切换,何时特写,何时航拍,何时远景。

许非坐在席间,忽觉耳膜震颤,没有任何音乐,只有从远古演变而来的粗犷之声。

几百面鼓,几百面锣,成百付铙钹,共鸣齐奏,音如天地轰隆,人如征战沙场。前后进退,左右开合,鼓锣镲花缀彩带上下翻飞。

威风凛凛!

“……”

众人停下手头工作,齐齐注目,这已成了他们的常态。

在运动员入场、宣誓、退场之后,紧跟着便是锣鼓。头一个亮相,头一个把中国的古老和轰鸣展现在世界面前。

“咚咚咚!”

“锵锵锵!”

震耳欲聋的声响,已不仅仅是一个排练的节目。

所有人,所有在这块场地付出心血和劳动的家伙,都在靠这一声声锣鼓支撑、自豪且期待着。

四个月,还有四个月……这个国家和人民太需要这样一个机会,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,我们仍然站着!

彩排完全照开幕式的标准,随着四条十八米长的充气巨龙腾空而起,锣鼓队结束表演。

“哗哗哗!”

“好!”

“今天也不错,加油啊!”

“加油!”

小姑娘们喊的最欢,而待锣鼓队一下场,麻溜跑进去占领。

前两个节目,一阳刚,一柔美。

五百多个女孩子舞着白纱,盈盈款款的走来,变幻出各种队列。临到末尾,十几人推着移动升降台入场,做成一个莲花瓣状。

花瓣绽开,于文华缓缓升起。里面还有一根圆形金属做的花蕊,其实是给她扶着保持平衡的。

“这挺有创意啊!”许非乐道。

“人家唯一一个独唱,得整好点。就是上头美伦美伦,下面十几个人撅屁股推车,有点掉价。”

“咱们也一样,就这技术。”

“是啊,没办法!”

程东摇摇头,叹道:“邓导演跟我们保证了,到时尽量不拍下面,电视里看不着就得了。”

《碧水风荷》排了一阵,于承惠等人也来了。

老侠客还是那么精神矍铄,双目有神,穿着那件破坎肩,手里拎着两把剑。他第一次带剑来,大家眼睛都直了。

许非搓搓手,心痒难耐,“呃,我能看看么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

于承惠笑呵呵的把剑递过去。

在中国历史上,剑通常都很轻,1公斤,或者不到1公斤。别觉得夸张,你拿着1公斤的剑和你拿着1公斤的剑搏斗,那是两个概念。

醉剑这把短,很传统。

双手剑长,略重。

许非刷的抽出来,虽无寒光四射,也是凛凛逼人。

“这把全长135,刃长100,表演用。我家里还有一把,全长140,刃长105,平时锻炼用的。”

“140……”

许老师咋舌,再加点都赶上邓洁高了。

把剑交还老侠客,吴经小姑娘屁颠颠过来,拽着人家请教。他是全国武术冠军,打的都是套路,于承惠的双手剑可是自创。

据说能实战。

许老师不懂这个,就是看后世诸多传武被职业选手吊打,嘲讽之余又总盼着蹦出个隐世大侠,为中国功夫正名。

可惜总没盼到。

不知不觉,天色将晚。

《碧水风荷》彩排结束,终于轮到中华武术组。一千来人呼啦啦起身,许非和程东领头,一挥手:

“走!”

…………

六个节目:威风锣鼓,碧水风荷,中华武术,童星闪烁,体坛英姿,亚洲之光。

童星闪烁全是小孩,不能熬夜;亚洲之光大轴子,最重要。这两个彩排往前提,然后依次往下轮。

不过体坛英姿跟军乐队、太极拳混在一天,所以武术组最末,倒也清静。